厚植生态底蕴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相关资料图)
——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侧记
六月的青海山水壮美、风景如画。
15日上午9时,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展馆内高朋满座,来自联合国、世贸组织等12个国际组织、外国机构代表,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经贸代表和港澳台地区工商界代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驻华外交官和商协会、企业、新闻媒体代表参展参会。
生态是青海最美的名片,也是青海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希望,这里有多样的生物宝库异彩纷呈,丰富的珍贵资源静谧蕴藏。展会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提供交流平台,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青海力量。
万众瞩目,众人期待。从湟水河畔到三江源头,从青海湖畔到祁连山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尽显青海生态之美,嘉宾们无不赞叹!
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也是青海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这里有三江的净水温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的山脉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进入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水塔”字样的八面体显示屏,立着的八面体显示屏与地上的地砖屏位相连接,呈现千山百川、河流湖泊、湿地草原、蓝天白云等织锦如画的大美生态画卷。
在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设置了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八个板块。集中展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青海生态之窗”以“九宫格”方式在展区大屏幕显示黄河源鄂陵湖、长江源通天河、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年保玉则、可可西里五道梁、玉树隆宝湿地、茶卡盐湖、青海湖泉湾、黑河大峡谷等实时观测视频,呈现不同生态类型,通过“青海生态之窗”就能“走遍”青海。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展区,通过文字+图片+生态产品实物的方式,展示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0个典型案例,全面宣传青海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成果,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中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推广作用,推动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博览会组织安排了主旨论坛、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论坛等,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博览会还精心布置展区,分设国际国内馆、藏毯馆等,既集中展示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典型案例,也充分体现了参展省份生态建设成就与特色生态产品。本次博览会,对于推进国内外生态建设成果共享互鉴、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品贸易融通、生态价值转化合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本次博览会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主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着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契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两山”理念的应有之义,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重大政治责任,采取一批战略性举措,推进一批关键性改革,实施一批支撑性工程,开展一批系统性治理,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青海贡献。
迎风扬帆正当时,凝心聚力谱新篇。今日之青海,生态优先的决心更加坚定,绿色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包拓业
编辑:谢青玉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