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资料图)

今年以来,灵台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平凉红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部署要求,把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优化发展思路,活化工作机制,细化推进措施,持之以恒抓项目、兴产业,强龙头、延链条,全力推动了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机制提优”,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牛产业链联盟党委作用,持续推行“行政推动+技术服务”“双包”责任制,深入开展“百名党员干部进百场”活动,形成了链长牵头负责、行政+技术专班推进、部门协同配 合、链主企业支撑带动的牛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印发牛产业链重点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要点,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研讨会、党委联席会等会议4次,开展督查检查2次,举办“百名党员干部进百场”活动7次,收集整理产业发展方面问题和技术难题81条,服务保障了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产业提质”,壮大综合实力。持续走“小群体、大 规模”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同步推进发展路子,广泛宣传并落实 “牛九条”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计划,抓建万头牛产业强镇1个,发展千头养牛重点村4个,培育百头以上新型经营主体5个,新增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50户以上。加快推动育种创新,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冻配改良肉牛万头,选育平凉红牛育种群900头,新增平凉红牛2930头。目前,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出栏万头,牛产业链总产值达到亿元;累计争创命名部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处、市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处、平凉红牛特色产业强镇1个、 养牛专业村3个、窑洞养牛示范带1处,培育千头养牛村30个,发展百头以上新型经营主体34户,10头以上养牛大户3051户。

抓“项目提速”,增添造血能力。以“项目攻坚突破年”为抓手,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谋划实施牛产业链项目14个,概算总投资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个、新建项目13个,各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续建项目加速扫尾。平凉优然牧业灵台万头全群高产奶牛牧场项目完成5个功能区大部分主体工程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现存栏奶牛2532头,优然牧业灵台高产奶牛牧场牧光互补项目同步推进实施。 新建项目进展迅速。累计完成投资4300多万元,北部塬区、黑河川区、溪河片区3个养牛示范带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养殖场(小区)15处,新建维修改造牛舍218座,建成饲草料加工车间1处,购进克拉斯青贮收割机2台,采购发放精饲料328吨,落实“见犊补母”补贴808头75万元,落实红牛贷贴息万元。招商项目提质增效。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清单,精心编制了灵台县牛产业投资指南,谋划储备牛产业链重 点招商引资项目8个,概算总投资亿元。采取“走出去”“请 进来”相结合,围绕牛产业链先后赴外开展招商推介5次,邀请企业来灵考察对接6次,成功签约牛产业链意向项目2项。

抓“服务保障”,彰显实干活力。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统筹推进饲草供应、技术服务、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 应用现代养殖良种、良舍、良法、良料、良医“五良”技术。新建饲料集散中心1处,购置新型饲草加工设备28台(套),抓建粮饲兼用玉米种植示范点5000亩,种植粮饲兼用玉米万亩,计划青贮饲草万吨。加大粪污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大型规模养殖场保持在100%,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培养县乡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90名,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5场次, 培训人员3100多人次,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常年保持在95%以 上,确保了牛产业长足长效发展。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 哈骥洲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马文军通讯员:杜宏伟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