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近年来,辽宁省营口市司法局以“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为目标,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选准人,优化调解队伍。一是大力发展专职调解员队伍,建立市、县两级人民调解专家库,将多名优秀调解员和各部门业务骨干等吸纳进调解队伍,推动人民调解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改善队伍专业结构,坚持“专兼并重”,以专职确保调解全天候、以专家确保调解高质量,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效满足当事人的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解纷诉求。组建人民调解专家库。实现“市、县、乡、村”联调联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调联动服务基层网格,解决基层法律服务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建平台,健全组织体系。在全市建立了以830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为支撑,以65个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为主阵地,以7个市、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保障,夯实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建设,织牢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做到发挥“点”的作用、延伸“线”的触角,扩大“面”的效果。
抓重点,强化底线思维。一是紧盯重点时节大排查。常态化排查和重点时期专项排查相结合,尤其是在特殊节点期间等重点时段,提前开展预警机制。做到超前谋划,层层布防,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和风险隐患排查及采取措施清单实行日报告制度,对重特大、恶性、群体性和突发性案(事)件信息实行“零报告”制度。二是紧盯重点群体大排查。聚焦重点人群和弱势群体,重点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征地拆迁、讨薪讨债等矛盾纠纷,对治安隐患、群体性事件等苗头线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紧盯重点领域大排查。围绕传统领域重点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征地拆迁、讨薪讨债等矛盾纠纷。新兴领域重点排查电商纠纷,电信网络诈骗等矛盾纠纷。依托区域网格化管理系统,把人民调解网络与社区网格有机结合,及时掌握纠纷线索,确保矛盾纠纷早预测、早发现、早分析,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